点击下方卡片
回复“30”抽取经典纸质书
回复“50”领取50本超赞好书
作者 | 白荔
来源 | 遇见白荔
分享 | 临公子的后花园
最近发了一些关于普通农村女孩上海买房后的感悟。
有人恭喜也有人质疑,甚至还有人评论说,让我把上海的房子卖了,退居二线去做想要做的事情~~~
我知道大家是出于好意,可我想要做的事儿,就是留在上海啊!
01
最爱的城市
毕业之后我去过合肥、昆山、苏州、淮南最后又来到了上海。
去合肥是为了读书,毕业后就直接进了工厂。
合肥的厂很多,进过美的、格力还有京东方,合肥对于我来说更多的记忆是热闹的步行街和我永远倒不完的白夜班。
展开剩余87%每天高强度的工作,让我没有了生活,下班后只想呼呼大睡;
住宿舍吃食堂,我几乎没有时间去消费,就这样,在2012年我就攒了将近1W多存款。
这笔钱后来还变成了我的嫁妆,也算是那段辛苦的时光给予的意外馈赠。
随后我又去了苏州和昆山,依然还是进厂。
这几次是进的电子厂,女工多,八卦也很多,这样的氛围让我感到压抑,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后来回了老家淮南,可在这里就业机会少的可怜,基本上都是去商场卖手机、卖电器,几乎没有发展的空间。
毕业2年后,我来到了上海。
第一次到上海时,我被这个城市给深深的吸引住了,干净的马路,路边开满了鲜花,路上的行人拥挤而不混乱。
每个人都充满朝气和活力。
悠长喧嚣的弄堂里,藏着老上海的烟火气息;金碧辉煌的大厦拔地而起,散发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现代。
在上海生活了十多年,我依然还有这种感觉,真的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了。
我喜欢她在忙碌与松弛间的自如切换。
上海的白天和晚上,郊区和市中心都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状态。
魔都不亏是魔都,这个“魔”字真的形容的太贴切了。
你想要的狂欢、休闲、自由和浪漫这里都有。。。
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上海,来感受这座城市所带来的魅力。
02
大城市,更偏爱“穷鬼”
有很多人在网上说魔都物价高的吓人,无法生存,大肆宣传让年轻人逃离上海,但实际情况逃离的年轻人又在悄悄折返。
上海是一个非常有包容性的城市,她可以允许多种元素共生、共存。
这里有淮海路精品店里面,陈列的限量款包包和高定的礼服。
这里也有热闹的菜市场和冒着热气的生煎包,以及便民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平价日用品。
不管你处于哪个层级,在这座城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与热爱。
有人吐槽上海挣钱上海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可上海确实给了更多普通人生存机会,不是吗?
像我妈,农村来的小老太,没有什么技能,在上海也能同时打2份工。
早上她给小区做保洁,经常会有业主送吃的、喝的、用的,甚至逢年过节还有业主们送的红包。
下午给饭店打杂,老板娘和周围饭店的阿姨,都把她当亲姊妹一样相处。
经常带她去买打折是商品,比如,2毛钱一斤的大白菜、5块钱一大包的新鲜蔬菜、免费的鸡蛋等等等等...
大城市所带来的福利,是真真切切穷鬼的天堂。
只有你能干,能省,在上海依然可以过得很惬意,工作的时候忙工作,休息的时候去吹吹海风,去公园露营,去打卡更多免费的网红景点。
上海不仅仅只有繁华和奢侈,她也有很多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容纳你的肉身,还能滋养你的灵魂。
03
留在上海,少走十年弯路
为什么我要留在上海?
其实我也曾经对这份热爱产生过动摇,上海的房价确实让人望而却步。
难是难了点,又不是没有希望,不是吗?
我在2022年的时候曾经列过一份10年计划表,把每年收入、开支以及家庭所有的债务都列举出来进行推算。
在推算的过程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希望,随着时间的推演,还款计划项越来越少,余额也越来越多。
也正是这份计划表,让我“留在上海”的这个执念变得更加明确而坚定。
当然也有会人质疑,如果失业了怎么办?
上海的就业机会远比你想象中要多很多,10年职场经验,你积累的不仅仅是年龄,还有资源和机会。
就像我爸妈,俩老人50岁才来的上海,没有什么技能,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来了之后,依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攒了一笔钱。
在上海只要你肯干,有很多事情都能干成!
在这里机会很多,能让我们生存下来,农村出生的孩子,能坐办公室,也能下农田...
这也是我为什么坚持留下来的原因之一。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的教育和机会!
等他毕业之后,还是跟着父母重新来到了上海,继续打工。
当时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好像被什么东西击中了一样。
他的这一番话,让我一下子看到了,儿子未来的样子:
把他送回老家,然后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又独自一人来上海打工,租房,从最底层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撞南墙...
把父母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底层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一个死循环;
总归是需要有人去打破这死局。
当然,我也不是说把孩子送回老家读书就是错的。
只是觉得如果有机会把孩子留在大城市,还是要多试试,多争取争取。
变好的过程都不会太舒服,多想想成功后的样子,试试再努力一点!
留在大城市去生长,会让你和你的孩子少走十几年的弯路。
昨天我妈还说,上次她从老家回来之后,就发现还是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更清爽,更有灵性。
这里有免费的博物馆、图书馆、人文基地。
底子差的孩子也能在这座城市享受,最靠前的信息差,在耳熟目染中吸收这座城市所带来的巨大能量。
你们想想,如果我没有决定留下来,儿子也不会有摇中的机会,更也不会接触到这么优秀的同学和老师。
有些事情本来看着很遥远,你去争取了,它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发布于:福建省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